三大航发布公告:部分日本航线机票可免费退改签
连续18次获评上海市文明单位。
当时,苏步青先生作为校长工作繁忙,有天他和忻元龙说:有个问题我还没有做完,你能不能把它算好?忻元龙对仿射微分几何学得不是很多,但他在苏先生的已有框架下,通过大量计算,终于用代数方法得到了正确结论。这一习惯也使得忻元龙日后对待每一次讲课、报告都会写好详尽的讲稿。
焦扬指出,今天对苏老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为了他坚持的事业接续奋斗,在苏步青星照耀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内容繁多,几次考试很难看出学生对难点是否充分消化掌握,苏步青先生十分强调开展研究生讨论班,通过师生一起阅读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鼓励学生解决新的问题。如今这颗具有中国符号、科技特色、复旦大学元素、何梁何利光彩的苏步青星已经进入了宇宙星空,闪耀在太空星辰,永载史册。2018年7月,陈望道旧居修缮完成,以信仰之源辟建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迄今共接待参观人次近6万。其中,陈望道、苏步青、谈家桢/陈建功的旧居是三栋独立式砖木结构的历史建筑,位于第九宿舍东南侧。
这项荣誉属于获奖科学家,也属于其所在部门、地区和单位,属于其致力于中国科技进步的创新团队,是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这种小型科学讨论班,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与独立工作能力非常重要。5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四个面向的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在大家刚刚步入大学学习生活的时刻,我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一是要永怀家国情怀,在服务人群中践行医者初心。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同学们在求学过程中,充分用好通识教育这个学习平台,不断扩展自己的学科视野,尝试从多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科融合中追求创新,突破传统,引领未来。
作为医学生,你们身上担负着的,是生命的厚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全文如下:勇担时代使命 传承创新卓越——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暨克卿书院2020级迎新大会上的讲话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们加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大家庭。二是要掌握治学之道,在严谨刻苦中砥砺创新精神。我想这也是复旦上医人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在你们身上最早的体现。纵使医学再怎样飞速发展,依然有我们未知的身体基因密码。
以他们为代表,一代代上医人始终厚植医学人文的基因,积淀了丰厚的医学人文底蕴。回顾上海医学院的发展史,是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希望大家始终以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为己任,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以济世为怀的仁心、追求卓越的信心和锲而不舍的恒心, 珍惜韶华,扬帆破浪,做新时代的上医人。大家选择学医,就是选择了奉献,也选择了高尚。
做一名医学生,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忧国忧民、矢志不渝。复旦的医学生要具备人文情怀。
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献身医学的赤诚之心,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相聚在复旦上医,请允许我代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向辛勤培育各位的父母师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多年来为了实现梦想,脚踏实地、执着追求的同学们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身上将留下上医的专属基因,未来你们将带着上医的烙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定位自己的坐标。今天的医学技术大大发展,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技术不能解决所有健康问题,患者需要的不仅是医术,还需要来自医生的关怀和爱护。三是要涵养人文情怀,以仁心仁术传递医学的温度。同时,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成人和儿童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附属儿科医院为筑牢上海的疫情防线贡献力量,各附属医院还承担大量发热门急诊工作,守护着城市安全和人民健康。古往今来,医者都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典范。自建校后,93年来上医始终秉持正谊明道的办学思想,坚持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优良作风,践行为人群服务的初心理念,牢记为强国奋斗的历史使命,爱国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追求卓越。
大家都是复旦的大学生,有与之俱来的精英意识,但也要能坚守大众情怀。上医的院训是正谊明道,这里面蕴含的克己而利他的思想是医学学习的特质。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爆发的最严重的传染疾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便技术再怎样升级革新,仍旧有我们无法解决的健康问题。
复旦不仅要培养医师、医匠,更要培养医学家、医学领军人物和医学拔尖人才。93年前,颜老院长与一群爱国教师创建了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这是上医的前身,也是第一所中国人自主创办的医学院。
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同时,各位同学也经历了难忘的高考备战时光,但是任何困难都没有阻碍各位同学实现理想的脚步。从除夕夜开始,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系统先后派出13个批次、511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在医疗救治的最前线承担最艰巨的任务。以更深厚的人文素养涵养成长的力量。不久前,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中,复旦上医共有9名个人、2个集体获得表彰。
2018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上海市三方共建托管下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请允许我代表复旦大学和上海医学院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你们选择上医作为人生新征程的起点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看着富有朝气的你们,不禁让我想到了39年前刚刚步入复旦校园的自己。与今日相同的是,我们都对知识充满着敬意与渴望,都对未来充满着憧憬与期待。
关于求学之道,胡适先生曾提出勤谨和缓四字决,勤字居首。2020年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不平凡的。
最后,再次欢迎大家来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希望你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愿你们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能拥有一段难忘的求学岁月,收获可以永生珍藏的师生情、同窗情。勤奋是学生所应具备的起码条件,不能勤,根本谈不上学习,做其他事情,恐怕也不会有多大成就。上海市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纳入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并予以重点支持,同时结合国家双一流建设,上海市的高峰学科建设,优势叠加为上医实现学科平台人才的协同发展,为上医的新一轮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学们:大学的征程已经开启,作为师长和朋友,未来的日子我将和你们这群新时代的上医人一起度过。青春点亮梦想,奋斗砥砺前行,未来的大门已经向你们打开,请尽情书写属于你们的人生新篇章,勇担时代使命,传承创新卓越。
上医人白衣执甲、最美逆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初心。上医历史上有16位一级教授,每一位都是兼具人文情怀和精湛技艺的医学家,是中国现代医学学科的开拓者,是中国现代医学精神的塑造者。
希望同学们做好新上医人,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是始终怀抱家国情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